2019年9月26日

期刊專號:「文化記憶中的香港」


http://taw1963.blogspot.com/2018/12/55-2.html

《思與言》55卷2期(2017年6月出刊):
「文化記憶中的香港」專號
「文化記憶中的香港」專號導言
陳煒舜/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
專號論文
1. 空留古廟號侯王:論九龍城宋季古蹟的記憶及侯王廟記憶的歷史化
姚道生/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
黃展樑/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哲學碩士
2. 混血兒的身分認同與價值實現:香港報刊內外的施玉麒
陳煒舜/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
3. 1960年代以來香港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本與二戰歷史記憶
朱維理/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
4. 政治的法律化:冷戰時期香港的地緣政治處境及其法治的鞏固
蔡俊威/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
李家翹/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

 ☆ 思與言 FB 粉絲專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w1963  

(註2:在粤语“笋”是好东西的意思,笋工即是有好的工作,埋身有靠近,到来的意思,两个合一起意思是说有好工作到来你身边了,你找到好工作了。取自:beyondsky26,https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461382327969532045.html,特此誌謝)

2019年3月10日

高居翰與「止園」的學術佳話

文汇学人



「高居翰播下的种子已经落地生根,围绕止园的研究不断深入。201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选定止园制作精雕模型,作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,与馆藏的圆明园模型并列。这件模型由非遗技艺传承人、微雕大师阚三喜制作,我们受邀主持学术研究,以求最大限度地忠实再现历史名园。2017年模型完成正式展出,并出版了《消失的园林——明代常州止园》一书。这时距离高居翰初次看到《止园图》已近70年,在中美学人的共同努力下,不但找到了止园的主人和旧址,园林也以模型的方式重现人间,完成了从绘画向园林的跨越